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爱心人士助力东津镇均衡教育侧记

    信息发布者:三里大周
    2016-12-05 20:54:55    来源:贵港日报   转载
    爱心洒满校园
    ——爱心人士助力东津镇均衡教育侧记
       东津镇大李小学,孩子们在阅览室认真看书。(记者谭彩珍摄)
       荷池小学学生在阅览室里聚精会神阅读,汲取营养。(记者洪星桦摄)
      贵港日报记者  谢美辰

      11月17日,在港南区东津镇荷池小学三年级一班的教室里,英语老师杨军媚正在利用爱心人士赠送的触控一体教学机给孩子们上英语课,触控机有完备的教案、标准的发音练习,内容用动画显示,中英文对比,图、文、音并茂,学生们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杨军媚高兴地说:“有了这种教学设备,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台触控一体教学机是该镇荷池村庞井屯乡贤陈振武带领爱心人士,不远千里,从广东来到该校赠与的。当天,陈振武所带领的爱心团队共向该镇14所学校赠送了19台触控教学一体机,图书、体育用品各一批,价值30多万元,帮助改善教学条件,丰富学校藏书,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这是近年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资该镇教育事业、助力均衡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们更加喜欢看书了!”

      这已是陈振武第三次组织爱心人士回乡献爱心了。

      据荷池小学校长石菊彩介绍,2014、2015年陈振武先后两次牵头带领爱心人士给该校送来图书4700多册、学生服装390多套、课桌椅420多套,以及其他教学用品一批。

      在该校的阅览室,记者看到,许多学生正在津津有味地翻阅图书,阅览室里很安静。石校长说,图书室里的阅览台是陈振武他们送来的,全校现有藏书9700多册,超过一半是爱心人士捐赠,有了他们的帮助,目前全校学生人均图书拥有量达到34册,超出国家要求的人均30册的标准。

      记者随手翻阅了一些书籍,这些书籍内容丰富新颖,富于时代气息,种类繁多,图文并茂。陈振武表示,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采购图书时专门订购了这类书籍,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真正爱读,发挥书籍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放在书架上做摆设。正在看书的五年级学生小丽高兴地说:“这些图书比以前的旧图书内容更加吸引人,有好多插图,还有拼音备注,我们更加喜欢看了!”石菊彩说,课前、课后,阅览室里总是挤得满满的,学生们阅读的热情让人倍感欣慰。

      在该镇,还有多所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得到了爱心人士的慷慨捐赠,为学生们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互联网开拓孩子视野

      “学生很喜欢上信息课,缺一节课都不行,他们会不乐意。”该镇大李小学校长李善何笑道。当日,记者跟随李校长走进电脑室,学生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有关的电脑操作知识。面对崭新的知识,他们问个不停,课堂气氛热烈。“这些电脑都是爱心人士捐助的,我们很感动。”校长感激道。

      据了解,今年7月2日,在大李村大岭屯乡贤李沛雁的牵线下,北京东方邦信控股公司给该校捐赠34台电脑。9月9日,桂林市合和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给这所贫困的农村小学送来29台电脑。4月5日,广东省镖臣防盗设备有限公司流动党支部的工作人员到大李小学进行“爱心助学”捐赠活动。该公司董事长李善德的家乡是大李村新屋屯,此次给这所贫困的农村小学带来12套崭新的办公桌椅和2台新电脑。李校长说,有了电脑教室,学校专门开设了电脑课,开通了互联网,从网上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办学、教学经验,学生们也利用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扩宽视野,增长见识。

      “在开展捐赠活动前两天,北京东方邦信控股公司派来了两名技术人员来组装电脑,晚上就睡在电脑室里,到吃饭时间也不肯让我给他们煮饭,自己上街随便吃点东西就回校继续工作。组装后,他们还手把手地让学生体验,让他们很快学会使用电脑。”提起爱心人士,校长感动地说。

      除了电脑,爱心人士还为该校捐赠图书3000册。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条件学习,今年春节期间,在大李小学召开的教育座谈会上,屯里的群众当场捐资4万多元给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东津镇党委书记杨勇说,广大爱心人士、乡贤捐赠的设备,解决了乡村学校物质上的困难,也为东津镇教育发展带来了精神动力。

      农村学校不比城里差

      该镇郑村乡贤李俊生捐资280万元改、扩建郑村小学的慷慨之举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记者走进郑村小学,经过宽敞的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气派的三层教学楼,教学楼对面是一条长长的文化走廊。朗朗的读书声正从文化走廊里传来。一眼望去,几名学生正坐在走廊两侧石凳上闭着眼睛背书,石凳边的围栏旁种满花与树木,绿茵围绕。教学楼与走廊之间是供学生游玩的灯光球场,球场两边还有乒乓球台和供师生观赏的音乐假山喷泉。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教学,老师与学生都感到无比幸福。“天晴时,蓝天下美丽的走廊内传来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雨后,整个校园就像被刷新了一样,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我们也有优美的校园环境,不比城里学校差。”在学校任教两年的曾东燕老师笑道。

      据了解,郑村小学有两个校区,一个老校区郑村小学,另一个新校区是殿僚小学。郑村小学从教学楼到学校的美化、绿化大多数是乡贤李俊生捐资而建的。李俊生是东津镇郑村人,郑村小学是其母校。心怀感恩的他尽其所能,为母校建成面积1206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翻新旧教学楼与卫生间,修建操场、塑胶跑道、舞台、校门、文化走廊、校园绿化、音乐假山喷泉,还为学校设置一间阶梯教室及配备应有的设备。此外,还在学校教学楼竣工时给学校师生每人提供春、夏两套运动服。新校区殿僚小学,其教学楼面积与老校区差不多。校内的设施也得到爱心人士捐助,为学校建好校门、围墙,提供课桌椅等设施。

      东津镇镇长莫海华介绍,近几年来,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支援学校建设发展,共收到捐款、捐物折合超400万元,为校园建设、教学条件的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面貌得到很大的改善,教学条件得到提升,这也为11月港南区顺利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做出了贡献。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